看书吧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84章 米花糖

第84章 米花糖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看书吧 www.shu8.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四章

    “啊,本官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了。是酒糟鱼是吗?”唐文风做恍然大悟状。

    哈尔点头:“是的。还有蘑菇酱。”他面上露出可惜,“鱼丸也很好吃。但路途太远,不能带走。”

    唐文风:“只要这酒糟鱼和蘑菇酱?”

    “不不不,还有。方才我们在路边看见一个小姑娘家有一种叫板栗的果子,我们也想买一些。”哈尔道。

    “板栗先放在一边。”唐文风将手边的碟子往前推了推,“尝尝。”

    哈尔看了看碟子里装的东西,有扁扁的,也有长圆的,前者颜色较深,后者颜色较浅,表面都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粉。

    “这是......”哈尔伸手拿了一个,轻轻捏了捏,惊讶,“好软?”

    唐文风拿了一个咬了口:“扁的叫圆柿饼,圆的叫吊柿饼。”

    哈尔看他咽下去后,才小心翼翼咬了口:“唔!”

    他眼睛微微睁大:“好吃!”

    “大人,这个柿饼我们可以买吗?”

    “当然可以。”唐文风道:“三文钱文钱两个,目前库存只有五千个,要多少?”

    他本来想卖三文钱一个的。但是宁州柿子不值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但出了宁州,这柿饼价就上去了。他这边要是卖贵了,从他这里进货的商人肯定会卖的更贵。那么就只有手头富裕的人才舍得多买来吃。

    商人久卖不出去,下一次进货量那肯定就会变少。这钱不就也跟着少了嘛。

    所以他宁愿卖的便宜点,这样以后还愁没人来进货吗?

    “才五千吗?”哈尔万分可惜,“我可以都要吗?”

    “当然可以。”唐文风语气都更温和了,“你们是第一位客人,本官免费送你们二十斤板栗。”

    哈尔等人欢喜。

    在得知板栗还可以炒来吃,蒸来吃,炖肉吃后,堆积在府衙库房里的五百多斤板栗也被哈尔等人买走了。

    哈尔等人满载离去,唐文风荷包也鼓了起来。

    光是卖酒糟鱼,还不算蘑菇酱,就挣到上千两银子。

    唐文风这赚钱的心思越发活跃起来。

    “砚台,去,弄十斤大米来。”

    “您要做饭?这还没到吃饭的点呢。”

    唐文风:“做点零嘴。”

    砚台立马去装了十斤大米。

    唐文风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专门做米花糖的,每逢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拿上大米去请对方做,只用付些工钱就好。可以在里头加花生,也可以加芝麻。吃起来又香又甜。

    那时候村里小孩儿可盼着过年了。

    锅里倒上油,烧热后放入大米,炸到它膨胀浮起来就可以捞出来了,如果喜欢焦香一些,就多炸一会儿。炸好后的大米放在旁边控油。

    锅里放入白糖和麦芽糖或者蜂蜜,再加入水,熬制糖浆,熬好后倒入炸好的大米,再加入花生碎,芝麻,搅拌均匀后铺在模具里,在上面盖上一层油纸,用擀面杖把它擀平压实。

    等到晾凉定型后,从模具里倒出来,切成大小合适方便食用的小块就可以了。

    唐文风做的急,没有模具,拌匀后装在炒菜的大铁勺里按紧实后,倒出来是一个半球形,厨房里一人拿着一个半球形的米花糖啃着吃。

    “味道怎么样?”

    砚台等人点头:“好吃。”

    得到肯定回答,唐文风放了心。

    “赶明儿给我在城里找个铺子,离咱们衙门越近越好。以后但凡有出新货,就在这个铺子上新。”

    “是。”

    *****

    既然准备要做米花糖生意,那稻子就得多种。

    为了不和百姓们争抢劳动力,唐文风把插秧的时间往后推了推。等到大多数百姓自家的田地劳作完,才开始招工。

    人多,插秧就快。上百亩的田没用两天就全部插完了。

    这些田用的都是杂交过的稻种,算不上多好,但比一开始的稻种要好上那么一两分。

    当然,那块实验田,唐文风依旧没放弃。他的目标是让亩产达到三百五十斤到四百斤。虽然这个目标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但有志者事竟成嘛。

    他相信,这个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大人!快来捞鱼啊!”

    远处,一个半大孩子用力挥手,激动的直蹦。

    唐文风甩了甩草鞋上的泥巴,快步跑过去:“来了来了!”

    到了近处,唐文风才发现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这里是一条小河沟,他们面前这一段刚好处于弯道,比较窄。这几个孩子拿石头把出水那头堵了,水只能从石头间的缝隙流走,而鱼全都挤在这一处了。

    密密麻麻的,几乎都是一二指大的鱼,放眼看去,大多是小白鱼,夹杂着一些当地人叫老头鱼的一种鱼。

    之所以这么叫,据说是因为这些鱼年龄越大长得越慢。

    这会儿下河还是有些冷,几个孩子就蹲在小河沟边上,手里拿着一个长柄的竹漏勺,一勺一勺的从水里舀鱼。

    唐文风看的是目瞪口呆。真真是活久见,书里的“瓢舀鱼”还真就让他见识到了。

    这些孩子都是附近住户家的,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满山跑,找小河沟堵了之后捞鱼。

    家里舍不得用油炸,就挤了内脏放在灶台边炉子边烤。烤熟之后的小鱼有点腥,但平时孩子嘴馋也能解解肚子里的馋虫。除此之外,家里做炖菜时也能放些烤小鱼进去,好歹也算个肉菜。

    唐文风看他们舀鱼看的手痒,但也不好意思和孩子抢活干。

    左瞄瞄,右瞧瞧,眼睛倏地一亮。

    他看到了螺狮!

    来这儿这么久了,怎么就忘了这个呢!

    螺狮鸭脚煲,螺蛳粉,香辣炒螺......光是想想都馋了。

    “小二啊,给我个篮子,我去摸螺狮。”

    刚才叫唐文风的那个孩子叫田小二,他哥叫田小一,是衙门里的官差。他家原本一十二口人,雪灾过后就剩下七口。田小二的小妹田小七才四岁,没有吃的,又冷又饿,一天晚上睡着后就再没醒过来。第二天等到大人发现的时候,已经硬了。

    唐文风来到宁州后,带着宁州府城的百姓们赚钱,还发现了能烧火取暖的煤炭,大部分人都特别感激他。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人在府衙当差的。听的最多的就是唐大人怎么怎么好。

    田小二他们耳濡目染下,对唐文风崇拜的不得了,简直是拿他当偶像。

    这会儿听他说要去摸螺狮,几个孩子也不舀鱼了,纷纷嚷着要去帮他摸。

    “分工合作分工合作,一些继续舀鱼,一些跟我去摸螺狮。”唐文风接过田小二递来的篮子,叮嘱了一句,“别舀太多了。”

    几个孩子笑嘻嘻地应道:“知道了,大人。”

    唐文风挽着裤腿下到河里,河水不深,就在小腿。河水清凌凌的,能清楚的看见小鱼小虾螃蟹。

    螃蟹躲在石头下面,唐文风翻了几块石头都没抓到一只后直接放弃。还是螺狮好,捡就行了。

    螺狮收拾起来麻烦,民间跳脚又少,所以吃的人几乎没有。唐文风没走多长一段,就捡满了一篮子。

    田小二和另外一个孩子比他手脚还快,已经开始捡第二篮了。

    唐文风把螺狮倒进筐里,又回去继续捡。

    一边捡一边问:“现在家里还有吃的吗?”

    田小二和另外一个孩子点头:“有。”

    自从开始卖酒糟鱼,家家户户都多了一项进账。衙门每隔三个月都会去一个县收鱼,四文钱一斤。每家每户靠着卖鱼能挣不少。

    要知道在唐大人来之前,当地人可嫌弃鱼了。哪想过这些鱼会这么值钱。

    “有就好。”唐文风将一把螺狮在水里涮了涮,扔进篮子,想了想,说,“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回去后,瞧着谁家有柿子树的,帮忙通知一声,这些柿子今年全部做成柿饼,晒的吊的都做一些。到时候衙门这边按一文钱三个收。”

    田小二和另外一个孩子惊喜:“真的?!”

    “真的。”唐文风笑着说,“过些时间,我会让人挨个村子通知。”

    “唐大人你真好!”两个孩子壮着胆子扑过去用力抱了他一下。

    摸完螺狮,几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抬着装了小鱼的筐跑回去了。

    他们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家里人。然后抓紧时间在院子里多种几棵柿子树,过几年就又可以结果赚钱了。

    唐文风叉着腰看着几个孩子留给他的一筐小鱼,还有一筐螺狮,苦恼地叹气。本来那几个孩子说要给他送回衙门的,他逞强说不用。这会儿他一个人可怎么弄回去啊?

    好在没过一会儿,砚台他们就找了过来。

    “大人,京城那边来人了。”

    正要张嘴让他们帮忙抬筐子的唐文风愣了下,随后反应过来:“是开采煤矿的到了?”算算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砚台几人点头。

    “走走走,回去瞧瞧。”唐文风指着筐子,“带上啊,回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砚台几人立马笑了:“大人亲自下厨,又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