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吧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106章 谁敢让他不能留京享儿孙福,他就宰了谁!

第106章 谁敢让他不能留京享儿孙福,他就宰了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看书吧 www.shu8.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六章

    御书房内。

    王柯和严肃行过礼后,按照唐文风的吩咐,没有先把信拿出来,而是把包的好好的毛衣呈上。

    乾文帝从四喜手里接过来抖开瞧了瞧:“这就是唐文风说的用羊毛织出来的毛衣?”

    王柯:“是。不过毛线纺的少,如今只够织一件毛衣。”

    唐文风不会织毛衣,只会织围巾。

    之所以会这个技能,还是有一年突然兴起织围巾送男朋友女朋友的风潮。

    当时唐文风他们寝室有一半老爷们儿,没课的时候就笨手笨脚捏着两根粗粗的毛衣针搁那儿戳戳戳。

    织出来的围巾不管好坏,总之是哄得女朋友喜笑颜开。

    唐文风本来没想跟风,结果某天收到了老婆织的。

    然后......然后他也跟上了织围巾的风潮~

    收到围巾的老婆那晚很温柔......咳咳,此话不提。

    羊毛修剪下来后,工坊那群大老爷们儿研究了半天琢磨不出来,唐文风干脆让人把羊毛送去善堂,让张氏她们研究。

    没过多久,还真让张氏她们研究出来了。

    有了毛线后,唐文风便将织围巾的法子教给了她们。

    张氏等人举一反三,什么反针正针正反针平针,在她们手里玩出了花。

    唐文风看的叹服。

    绵羊是乾文帝赏的,正好第一件毛衣也织好了。他就干脆让王柯严肃二人一道带上。

    有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被唐文风拿捏住心理的乾文帝看了看手上的毛衣,叹气:“是不是还有信啊?”

    王柯嘴角动了动,想笑,硬生生忍住:“是。”

    乾文帝拿到信拆开,看着长篇大论的诉苦,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唐文风那小子折腾出来铅笔,不会就是为了今天吧?

    毕竟用毛笔写字太丑,个头也大。哪像现在这字儿写的这么工整顺畅。

    看完两页纸的诉苦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乾文帝越看越火大,额角青筋直蹦。

    啪地将信纸拍在书桌上:“四喜,宣敖长缙进宫。”

    与北戎一战可谓大获全胜,驻守北疆多年的敖长缙趁着回京赴命的档口,也得以回家休一段时间的假。

    这天他正逗着孙子孙女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突听下人禀报,说宫中来人,陛下有宣。

    想到自己递上去想要留京的折子,敖长缙急急忙忙换上官服,跟着四喜入宫进了御书房。

    哪想两只脚刚跨过高高的门槛,还来不及行礼,就被乾文帝劈头盖脸一通训斥。

    不知道哪里惹得乾文帝大怒,敖长缙扑通跪在地上老实挨骂。

    半晌后,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的敖长缙从乾文帝的话里提溜出来两点。

    一,有人坑他,二,下头有人坑他!

    草!

    满心脏话在肚子里打了几个转,敖长缙跪在地上继续挨骂。

    乾文帝骂够了,垂眼看他:“此事要是办不好,你留京的折子就继续延后审批。”

    敖长缙:“!!!”

    “臣一定办的妥妥当当。”谁敢让他不能留京享儿孙福,他就宰了谁!

    京城郊外某座军营中,某位郑姓监军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

    *****

    宁州这头,王柯严肃二人离开后,便彻底关了城门,开始全城大搜捕。

    一开始百姓们人心惶惶,各种猜测是否有大事发生。

    直到某天官差们挨家挨户敲门,说有个高高瘦瘦眉心长有一点红痣的女人偷了唐大人的东西。

    那东西非常重要,可以问皇上换银子的。

    你要问是怎么偷的啊?

    他们也不知道,反正就这么被偷了呗。

    “那女人姓舒,要是有谁知道,只管往衙门举报,有奖赏的。”

    有人搓搓手:“赏啥啊?”

    赵齐笑看他:“怎么,王老二,你知道舒氏女在哪儿?”

    王老二嘿嘿笑摸头:“这不是提前问清楚了,好更有找人的劲头嘛。”

    “不用你们找,别窝藏就是。”赵齐道:“最近安安稳稳待在家里,别到处跑。唐大人这次气的狠了,帮不上忙也别添乱,知道吗?”

    王大爷急了:“咱们不能出门,那地里咋办?”

    赵齐:“放心,几天而已,死不了。等人抓到了,你们就能出去了。”

    “啊,对了。从明天开始,每天都有人来给你们送粮食,可听仔细了。门要是叫不开,那可就不怪衙门没把粮食送到你们手上。”

    王老二等人欢欢喜喜的应着声,将赵齐送出门。

    等赵齐走远,王家一家子关好门各自找着事做。

    王老二的媳妇儿收拾好灶房后,借口去劈柴,进了柴房。

    “表妹。”

    堆放在角落的一堆稻草动了动,一个高瘦女人从里面钻了出来。

    “走了吗?”

    “走了。”王老二媳妇儿道:“你到底偷了唐大人什么东西?唐大人是好官,你把东西还回去,他肯定不会责怪你的。”

    舒氏咬牙:“我才没偷他的东西。”

    王老二媳妇儿怀疑:“你要是没偷东西,那唐大人咋到处找你?”

    “我......”舒氏欲言又止,最后只道:“反正我没偷。”

    她抓住王老二媳妇儿的手:“表姐,我在你这里躲几天,过些日子就走。你可千万不要告发我。”

    王老二媳妇儿拍拍她:“放心吧,表姐不是这种人。”

    两人不知道,因为早上吃多了,肚子不舒服的王家大嫂正躲在外头偷听。

    她从茅房出来的时候,刚好看见王老二媳妇儿进了柴房,因为茅房离着柴房比较近,她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说话。

    于是便好奇地走到柴房外头准备瞧瞧王老二媳妇儿在里头做什么。

    哪知道竟让她听见这么一个大消息。

    王大嫂眼珠子骨碌碌转了几圈,踮着脚做贼似的回了自个儿屋。

    第二天中午,常武和一名官差驾着车来这边送粮食。五口人以下,每家每户一斤粮,五口人以上两斤粮。

    跟着常武出来的是个刚过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和唐文风是本家,叫唐宋。

    唐宋的爹因公负伤退下去后,就向衙门举荐了小儿子。衙门便破例收下了唐宋。

    唐文风第一次听见人喊他的名字,打趣他认不认识一个叫元明清的人。

    唐宋回以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