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吧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122章 万民伞

第122章 万民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看书吧 www.shu8.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姓们激动地喊道:“唐大人!”

    唐文风从马车上下来:“你们这是......”

    “大人。”

    那位杵着拐杖的老人对他点了下头,指着那把大伞道:“时间太赶,有些粗制滥造,望您莫嫌弃。”

    唐文风望着厚重的绸伞说不出话,鼻子有些发酸。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收到万民伞。

    说实话,对于宁州他确实算尽心尽力。可从来没有人知道,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他是把发展宁州当成一场模拟经营类游戏在玩。

    当然,宁州的百姓明显比某天际线里的那群刁民好应付多了。

    “嫌弃?怎么会嫌弃?宝贝都来不及。”唐文风深吸一口气,压下满心酸胀的情绪走上前去,抬手捏起一根绸条,上面绣着赠送之人的姓名。

    老人笑着点点头:“那就好,大人喜欢就成。”

    老人的孙子这时走上前,怀里抱着一个装的满满当当的篮子:“本来大伙儿还想送些鸡蛋猪肉让您带上的,可出了宁州的地界,外头就没这么冷,怕放坏了。所以只给您准备了一些馒头饼子,还有肉脯。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您可千万要收下。”

    看百姓们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唐文风伸手接过来,笑着道:“隔着布都闻到香味儿了,肯定很好吃。”

    一句话换来众人满面笑容。

    “大人!我会努力念书,以后和大人一样做个好官!”

    有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踮着脚大声道。

    “行啊。”唐文风将篮子交给走过来的砚台,笑看少年,“我和范大人已经说好了,过些日子府城开始修建小学,到时候你们都可以去念书。”

    修建小学在他的规划里,目的是为了扫盲。学习的东西很简单,只要能多多少少认点字就好。

    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乾文帝那个老王八蛋的圣旨就来了。

    他只能将早先闲暇时写的发展规划书交给范曲,让他做参考。

    好在范曲看过他给的规划书后对上面列出的每一条都很赞成,甚至已经在着手准备盖小学了。

    众人皆惊:“真的都可以去吗?”

    唐文风轻点头:“都可以。下至三岁,上至八十,只要你能学的进去。”

    “呜呜呜......唐大人,你不要对我们这么好啊,更舍不得你走了。”一位大婶哭的十分豪迈。她男人在边上手忙脚乱给她擦着脸。

    唐文风哭笑不得:“难不成还希望我对你们差些?”

    大婶噗的笑出一个鼻涕泡。惹来众人善意的大笑。

    唐文风笑着挥挥手:“都回吧,走的时候小心点,别抢道,当心摔倒。”

    百姓们使劲儿挥手:“诶,晓得。”

    早就等候在一边的王柯和砚台上前来接过绸伞,把它绑到马车顶上。

    “走了。”唐文风重新钻进了车厢,撩开车帘,看见外头的百姓还在用力对他挥手。

    马车走出很远,宁州的百姓都还舍不得离开,一直等到马车消失在视线之中,才长吁短叹地转身进城。

    “娘,我以后要是去京城,能再看见唐大人吗?”小孩儿问。

    孩子爹笑他:“还想的挺远,毛都没长齐呢。”

    孩子娘瞪孩子爹:“咱儿子这叫有志气。”

    孩子爹:“得得得,我的错。”

    “你以后只要认真念书,去参加科举,肯定能见到唐大人的。”孩子娘摸着儿子的小脑袋瓜说。

    小孩儿用力点头:“我会的。”

    *****

    过了夏至,一天比一天黑的早。

    正好路边有盖来歇脚的屋子,唐文风便开口不走了,今晚就在这儿过夜。

    因为要押送从马肖吴李四家搜出来的金银珠宝等物回京,崔钰和关平升加上另外几位侍卫提前了一天走,明日怕是就能到江州。

    到了江州会换乘水路,比走陆路快上许多。

    唐文风搬了块石头吹了吹,一屁股坐下,看着忙活的砚台和王柯:“你们两个怎么不跟着崔大哥他们一起走?”

    砚台用树枝拨了拨柴火,让火烧的更旺:“大少爷让我们继续跟着你。等你探亲假结束,再同你一道回京。”

    主要崔钰一开始不知道俩老虎会跟着唐文风一起走,怕他独身上路遇上歹人发生意外,所以让砚台和王柯跟着一道,路上能保护一二。

    现在嘛,真要遇上歹人,发生意外的还不知道是谁。

    鲁疯子打着哈欠过来:“随便吃点干粮就行了,烧水干嘛?”今早起的太早,他都没睡醒。

    “煮点面条。”看水开了,唐文风将面条扔进去,拿筷子搅了搅。

    面条是衙门的厨子今个儿一大早起来拉的。

    一群膀大腰圆的大老爷们儿难受的半宿没睡,顶着双满是红血丝的眼睛躲在厨房揉面拉面,咬牙切齿的模样跟面团是他们的杀父仇人一样。差点把早起去厨房准备再给大伙儿做顿早饭的唐文风吓出个好歹。

    面条煮好后稍微放一点盐,再开个蘑菇酱罐头,舀两勺拌一拌,就很好吃。

    “你家那两个小的真准备留在宁州不走了?”唐文风吹了吹面条,送了一筷子进嘴。

    鲁疯子含糊不清地点点头,把面条咽下去后道:“他俩说挺喜欢这边的,以后准备就在宁州安家落户了。”

    说着他咧咧嘴,笑:“说什么挺喜欢这边,其实就是看上宁州的姑娘舍不得走了。”

    跟着鲁疯子来宁州的一共四人,其中两个年纪最小的是孤儿,是被姬家的长辈养大的。他俩来宁州时才十来岁,现在已经二十好几,各自都有了喜欢的姑娘。

    若非唐文风这时要离开宁州,再过段日子,怕是都能喝上他俩的喜酒。

    “挺好。”唐文风笑着道:“工坊有他们在,也能更放心些。”

    鲁疯子三两下吃完一碗面条,又从锅里夹了一碗:“可不嘛,费劲巴拉整的工坊要是没个人接班,白瞎了一番心血。”

    屋外不知何时刮起了风,呜呜的吹着。

    隐隐约约,唐文风仿佛听见谁在叫自己。

    他环视一圈,所有人都在屋子里,包括两头老虎。